咨詢電話

19945669648

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新聞中心  >  對多參數水質檢測儀的采樣周期應注意些什么?

對多參數水質檢測儀的采樣周期應注意些什么?

更新時間:2025-10-20      點擊次數:6
  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可在默認時間內刷新數據,看起來“很勤奮”,可一天下來的上萬組數里,一半是沒用的“抖動”。采樣周期設得太密,徒增存儲、耗電和后期清洗成本;設得太稀,又可能錯過污染峰。怎樣才算“剛剛好”?先得弄清三個時間尺度。
  一、水體自己“變臉”有多快?
  潮汐河道——鹽度、溶解氧半天內高低差3倍,周期宜10–15 min;
  富營養化景觀湖——藻類光合午休效應讓pH午后2 h內抬升0.5,想抓住峰值,周期≤30 min;
  地下飲用水源——水溫年變幅<2℃,每天采2點已足夠。
  先查歷史數據或做24 h預演,把“自然節拍”摸準,再決定探頭多久“眨一次眼”。
  二、傳感器“體力”能跟多久?
  電導率、溫度探頭無耗材,可連刷;光學溶解氧膜帽45天就開始老化,頻繁點亮會加快熒光淬滅;氨氣敏電極每測一次需0.2 mL內充液,周期5 min時一瓶試劑7天見底。把“耗材預算”寫進方案:免試劑固態傳感器最短1 min。需要顯色試劑的比色模塊→≥2 h,否則需兩周換一次試劑盒。
  三、四步口訣,現場30秒搞定
  1.看水體:流動水15 min,靜水30 min,雨后加密到5 min;
  2.問探頭:有試劑≥2 h,免試劑1 min,膜法溶解氧≤15 min;
  3.算流量:2 G卡15 min上報,4 G可5 min,NB-IoT一天發4次;
  4.留余量:把周期再放寬20%,給后期“調密”留空間,避免重返現場。
  四、別忽視“時間戳對齊”
  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常帶多個探頭,各自響應時間不同,若統一按“整點”采樣,氨氮實際測的是兩分鐘前的水,拼接后會出現“峰錯位”。辦法是提前觸發:設溫度、電導為“哨兵”,它們先到點,延遲120 s再統一存盤,保證所有數據是“同一口水”。
掃碼關注

傳真:

郵箱:30507256@qq.com

地址:上海奉賢區南奉公路8519號7K

版權所有©2025 上海易瞻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備案號:滬ICP備18015300號-1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管理登陸    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